午后,步入辽宁沈阳和平区十纬路,街面整洁,咖啡飘香。小巷及周边有20多处百年建筑,还聚集了上百家咖啡馆,吸引不少年轻人前来打卡拍照。然而,几年前,这里还不是这㊣番模样,路面坑坑洼洼,雨天积水严重,晴天尘土飞扬,周边居民和商户直摇头。
老街区成为新风景,得益于沈阳持续实施背街小巷微更新□□、改造工程。“通过改造,门前道路和台阶得到翻新,人行道和机动车道✅有了提升。”光和盐咖啡店店主刘佳迪一边制作咖啡,一边忙着招呼顾客。
变化同样发生在铁西区云峰街104巷,去年新铺设的沥青路面上,交通标线清晰醒目。“坑洼没了,开车行驶在路上特别稳当!”“车辆行㊣人各行其道,文明礼让的行为多了起来。”周边㊣居民感受到家门口的变化,纷纷点赞。
像这样的背街小巷,“十四五”以来,沈阳一共改造了㊣825条,改造道㊣路总长度约500公里。“在完善配套设施□□□□、提升品质的同时,我们致力于展现街巷的独特风貌,传承文化□□、保留记忆。”沈阳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鲁瑶介绍。
近年来,沈阳市㊣借城市更新之机,聚焦便民□□、利民□□□□、安民,持续做好背街小巷微更新□□、老旧✅㊣小区改造□□、口袋✅公园建设等工作,推动城市业态□□、功能□□、品质㊣不断提升,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大东区长安社区已建成30多年,曾一度成为“脏乱差”的代名词。2023年,得益于✅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的实施,这里旧貌换新颜。“外墙新做保温,管网重新铺设,楼梯间加装扶手,废弃的锅炉房改造成了社区活动中心。”居民孙佳宝细数社区的一项项变化。
硬件升级,服务也要✅跟上。“为照顾好老年人,我们推出品质养老‘三清单’——需求清单□□、资源清单□□、服务清单,提供助餐□□□、助浴□□□、康复训练等25项无偿□□□、低偿的专㊣业化服务。”长安社区党委书记曹雪介绍,以“一老一幼”为重点人群,沈阳大力推进养老育幼等社区服务供给,为居民打造更加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
沈阳市城市化进程既早又广□□、旧住房多,全市6500多个㊣住宅小区中,老旧小区有3500多个。“我们把老旧小区改造作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内容
川菜,切实提升老旧小区居住环境□□□□、设施条件和服✅务功能,增强居民获得感。”沈阳市房产局局长徐强表示,“十四五”以来,全市已有1723个老旧小区完成改造,惠及群众77.6万户。
推动城市更新,不仅要提升外在颜值,更要涵养内在气质。铁西区卫工北街44号,矗立着一片占地面积6万多平方米的红砖厂房,这里是原沈阳红梅味精厂旧址。随着企业改㊣制搬迁,这片区域一度宛如废墟,杂草丛生。如何变废为宝?发酵车间被改造为艺术中心,原料库变成了演出现场,工会活动室则化身味觉博物馆……2018年,铁西区按照“留修改扩”原则,引入企业✅整体运营。
如今,红梅文创园不仅成为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还成为㊣辽宁首个国家级“文艺两新”集聚区实践基地。据了解,沈阳市共划定70万平方米工业遗产区,分步进行活化利用,打造功能与情景交融的城市文化新地标。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